二、公司最常挖的5个坑(附应对策略)
接下来咱们看看公司最爱挖的五个坑,以及怎么应对:
1、试用期不交社保。
案例:有家公司以 “试用期不考核社保” 为借口,拖了六个月才给员工交社保。结果员工工伤了,公司被判全额赔偿。
对策:保留好工资条、考勤记录,直接向社保局投诉。
2、二次试用期。
案例:李女士离职两年后回到原公司,HR 要求她重新试用六个月。法院最后判决公司要赔偿双倍工资。
对策:同一家公司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,就算跳槽后再回来也不行!
3、试用期随意辞退。
案例:有个销售岗因为 “业绩不达标” 辞退员工,但拿不出具体的考核标准,最终赔偿了两个月工资。
对策: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考核指标,微信聊天记录也是证据。
4、试用期当廉价劳动力。
案例:某自媒体公司招了十个实习生,试用期结束后全部辞退,其实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。
对策:入职前查查企业信用信息,发现频繁招聘试用工的要警惕。
5、试用期延长陷阱。
案例:有家公司合同签三年,试用期六个月,到期前 HR 说 “再考察三个月”,这属于违法延长。
对策:录音保存沟通记录,超期部分按转正工资索赔。
三、打工人维权必备工具箱:
1、收集证据清单:
劳动合同原件(拍照备份)、工资银行流水(标记 “试用期工资”)、考核标准邮件 / 微信记录、辞退通知书面文件。
2、投诉渠道优先级:
① 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(最快 3 个工作日处理)、② 1233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、③ 申请劳动仲裁(赔偿金到账率超 90%)。
3、赔偿金计算公式:
违法约定试用期:超期部分 × 转正工资(如超期两个月赔两个月工资)。
无故辞退:N+1 赔偿(N = 工作年限)。
四、最后给企业一点良心建议:
1、试用期考核要量化。
例如有一个科技公司用 OKR 体系:
第一个月:完成三次产品培训(系统留痕)。
第二个月:独立完成两个项目文档(主管签字确认)。
第三个月:通过客户服务模拟测试(录像存档)。
2、合规节省成本的方法:
短期项目可以用 “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期限的合同”,依法不设试用期。
校招生可以采用 “见习期 + 试用期” 组合,总成本比违法试用低 40%。
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,祝大家都能顺利度过试用期,找到满意的工作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