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超出生于羌胡杂居的凉州,血缘上与羌族有密切关系。马腾是马超之父,马超具有羌族血统,其祖母为羌女。
《后汉书·陈龟传》说:“今西州边鄙,土地瘠埆,鞍马为居,射猎为业,男寡耕稼之利,女乏机杼之饶,守塞候望,悬命锋镝,闻急长驱,去不图反。”东汉末年,包括凉州在内的所谓“西州”是一个特殊地区,从自然地理上看,由于水土不断流失,“土地瘠埆”,“男寡耕稼之利,女乏机杼之饶”,内地男耕女织的生活,在这个“边鄙”之地是很难想象的。
所谓“鞍马为居,射猎为业”,这种鞍马生活,不但成为生计的主要来源,也锻炼了人们的体魄和勇力,马超的父亲马腾即“为人长八尺余,身体洪大”,“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”,“腾在募中”,后来成为战功卓著的将军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阜传》说:杨阜“言于太祖曰:‘超有信、布之勇,甚得羌、胡心,西州畏之。”这条记载又见于《蜀志》的《马超传》,十分重要,说明了马超的两个特点,第一是具有“信、布之勇”,如同西汉初年的韩信、英布那样;第二是“甚得羌、胡心”,在凉州为羌、胡所拥护,这不但是凉州的特殊条件,并与马超本人的羌族血统有关。后来马超雄据凉州,“西州畏之”,完全不是偶然的。
在凉州,马超最大的敌人是曹操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说:“韩遂与马腾自还凉州,更相战争,乃下陇据关中。操方事河北,虑其乘间为乱,七年,乃拜腾征南将军,遂征西将军,并开府。……复征马腾为卫尉,封槐里侯。腾乃应召,而留子超领其部曲。十六年,超与韩遂举关中背曹操,操击破之,遂、超败走,腾坐夷三族。超攻杀凉州刺史韦康,复据陇右。”马超与曹操的长期对峙和战争中,尽管曹操取得最后胜利,但对马超的军事才能,则极为赞赏。
马超
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说:“初,曹公军在蒲阪,欲西渡,超谓韩遂日:‘宜于渭北据之,不过二十日,河东谷尽,彼必走矣。’遂日:‘可听令渡,蹙于河中,顾不快耶!’超计不得施。曹公闻之曰:‘马儿不死,吾无葬地也。’”从曹操这番话,可以看出,他对马超的军事才能是重视和倾佩的。
在马超投靠刘备这一段历史记录,也可以看出马超在凉州的政治影响力。
《马超传》又说:“备闻超至,喜曰:‘我得益州矣。’乃使人止超,而潜以兵资之。”这应该是马超“逃入氐中”时的情况。所谓“使人止超”,即是派人“止”住马超,也即是说,当时马超“逃”出汉中,目的不是蜀中,而是回到凉州。
据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,武都是凉州的一郡,与益州邻接。至于“氐中”,这是少数民族“氐”族的聚居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说:“氐人有王,所从来久矣。自汉开益州,置武都郡,排其种人,分窜山谷间。……近去建安中,兴国氐王阿贵、白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,至十六年,从马超为乱。”说明马超在凉州起兵反对曹操时,曾与氐族贵族联合,关系密切,因而马超“逃入氐中”绝非偶然,很明显,他是企图与氐族贵族继续联合,进军凉州,回到自己的老家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说:“刘备遣张飞、马超、吴兰等屯下辩,遭曹洪拒之。”“曹洪破吴兰,斩其将任夔等。三月,张飞、马超走汉中,阴平氐强端斩吴兰,传其首。”据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,下辩县属于凉州的武都郡,说明马超曾从汉中进攻凉州,但以失败告终。
这次马超出击是刘备所派遣,还是马超向刘备提出,而刘备之所以同意,还是想靠着马超在西凉的政治影响力来获取凉州。这也从侧面印证马超在西凉的强大政治影响力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