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·吴书九·周瑜传》及裴注 原文+翻译+注释 (3)饮醇自醉

《三国志·吴书九·周瑜传》及裴注 原文+翻译+注释 (3)饮醇自醉

​​上篇:《三国志·吴书九·周瑜传》及裴注 原文+翻译+注释 (2)赤壁千古

写在前面:

本篇实为三篇中翻译难度最大的一篇。大量无参考的《江表传》,包含了非常能体现公瑾言谈举止的语句,想要翻译出他言议英发的感觉真的不容易。只能说一句,我尽力了。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翻译建议!

又及,过几天会发个补充彩蛋,敬请期待。

正文:

初瑜见友于策,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。是时权位为将军,诸将宾客为礼尚简,而瑜独先尽敬,便执臣节。性度恢廓,大率为得人,惟与程普不睦。

当初周瑜和孙策友好,太妃又要孙权以兄长之礼待他。那时孙权的职位是将军,下属各将领和宾客对待他的礼节还很简易,唯独周瑜首先竭尽敬意,秉持为臣的礼节。(周瑜)心胸开阔,气度宽宏,大多能得人心,只是和程普关系不和睦。

【《江表传》曰:普颇以年长,数陵侮瑜。瑜折节容下,终不与校。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,乃告人曰: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。

【程普因自己年长资历深,多次侮辱周瑜。周瑜屈己谦让,宽容待下,始终不和他计较。程普后来心悦诚服,亲近敬重周瑜,才告诉别人说:“与周公瑾交往,就像品饮甘冽醇厚的美酒,不知不觉便沉醉了。”当时的人认为他谦虚礼让使人敬服到了这种程度。

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,谓可游说动也,乃密下扬州,遣九江蒋幹往见瑜。幹有仪容,以才辩见称,独步江、淮之间,莫与为对。乃布衣葛巾,自托私行诣瑜。

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轻又才干出众,认为可以游说打动他,就暗中前往扬州,派九江蒋幹前去见周瑜。蒋幹仪表堂堂,才学辩术备受称赞,在江、淮间无人能比。蒋幹就穿着粗布衣服,戴葛布头巾,托辞以私事拜访周瑜。

布衣葛巾:汉末文人常见装束,此处直译。

瑜出迎之,立谓幹曰:“子翼良苦,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?”幹曰:“吾与足下州里,中间别隔,遥闻芳烈,故来叙阔,并观雅规,而云说客,无乃逆诈乎?”瑜曰:“吾虽不及夔、旷,闻弦赏音,足知雅曲也【5】。”因延幹入,为设酒食。毕,遣之曰:“适吾有密事,且出就馆,事了,别自相请。”

周瑜出营迎接蒋幹,站着对他说:“子翼辛苦,远来江东可是为曹操做说客吗?”蒋幹说:“我和您是同乡,多年相别分隔,远远就听到您盛美的功绩,所以来述说阔别之情,一道领略您的高雅风范,您却说我是说客,这不是事情尚未分明,就怀疑我存心欺骗您吗?”周瑜说:“我虽然不如夔与师旷,听弦歌赏音韵,也足够知晓雅正的乐曲了。”于是邀请蒋幹入营,为他摆上酒食。酒宴过后,周瑜打发他说:“正巧我有机密之事要办,您暂且先到馆驿休息,事情办完,自然再请。”

夔:舜帝时期著名音乐家,受舜赏识提拔为乐官,主理乐舞之事,编导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乐舞《箫韶》。

师旷:字子野,春秋晋国著名音乐家,精音律,善弹琴,辨音力极强,以“师旷之聪”闻名,相传著名琴曲《阳春》《白雪》为他所作。

后三日,瑜请幹与周观营中,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,还宴饮,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,因谓幹曰:“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行计从,祸福共之,假使苏张更生,郦叟复出,犹抚其背而折其辞,岂足下幼生【6】所能移乎?”幹但笑,终无所言。幹还,称瑜雅量高致,非言辞所间。中州之士,亦以此多之。

几天后,周瑜邀请蒋幹遍览营中,参观仓库、军备物资、兵器仪仗后,又请他回帐宴饮,为他展示侍者、服饰、珍玩宝物等等,趁势对蒋幹说:“大丈夫立于世间,得遇知己之主,表外信托君臣契义,心内深结兄弟恩情,言语计策都采纳照办,有祸同当,有福同享,即使是苏秦张仪再世,郦叟复出,我还要拍着他的背让他放弃劝说,怎么是您一个后辈能令回心转意的呢?”蒋幹只是干笑,最终没说什么。蒋幹回曹营后,称赞周瑜气度宽宏,情致高雅,不是言辞能挑拨离间的。中原士人也因此称赞他。

苏秦: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,提出“合纵”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,任六国之相。

张仪: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,提出“连横”游说六国入秦的外交策略,两为秦相,以“横”破“纵”。

郦叟:郦食其,楚汉时期著名说客,帮助刘邦攻克陈留郡,说服齐王归顺。

刘备之自京还也,权乘飞云大船,与张昭、秦松、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,大宴会叙别。昭、肃等先出,权独与备留语,因言次,叹瑜曰:“公瑾文武筹略,万人之英,顾其器量广大,恐不久为人臣耳。”

刘备从京口回营,孙权乘坐飞云大船,和张昭、秦松、鲁肃等十余人共同送行,举行大宴话别。张昭、鲁肃等人先离开,孙权单独和刘备留下说话,刘备趁机在言谈之间兴叹周瑜说:“公瑾文韬武略,是万里挑一的英杰,但我看他气度宏大,恐怕不会长久做别人手下的臣子吧。”

瑜之破魏军也,曹公曰:“孤不羞走。”后书与权曰:“赤壁之役,值有疾病,孤烧船自退,横使周瑜虚获此名。”瑜威声远著,故曹公、刘备咸欲疑谮之。

周瑜击败曹军的时候,曹操说:“我不以逃跑为耻。”后来写信对孙权说:“赤壁之战,正值有疾病传染,我焚烧船只自己撤退,才意外使周瑜白白获此虚名。”周瑜声威远扬显赫,所以曹操、刘备都想要怀疑诽谤他。

及卒,权流涕曰:“公瑾有王佐之资,今忽短命,孤何赖哉!”后权称尊号,谓公卿曰:“孤非周公瑾,不帝矣。”】

周瑜死后,孙权流泪说:“公瑾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资质,现在却突然短命而死,我还能依靠谁呢!”后来孙权称帝,对公卿大臣说:“我如果没有周公瑾,不能称帝啊。”】

本段写周瑜提议征伐益州,却在准备行装时病卒巴丘。

并写周瑜气度恢廓、忠君尊礼、名声远扬,备受敌人重视和孙权怀念。

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【7】,故时人谣曰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

周瑜年轻时精心于音乐,即使酒过三巡后,乐曲只要有些微差错,他必定觉察到,察觉了定会转头看出错的乐师,所以当时人们流传的谣谚说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

本段写周瑜音乐才能杰出,有“顾曲周郎”之说。

瑜两男一女。女配太子登。男循尚公主,拜骑都尉,有瑜风,早卒。循弟胤,初拜兴业都尉,妻以宗女,授兵千人,屯公安。黄龙元年,封都乡侯,后以罪徒庐陵郡。

周瑜生有两男一女。女儿许配太子孙登。儿子周循娶公主为妻,担任骑都尉,有周瑜的风范,很早就去世了。周循弟弟周胤,起初被任为兴业都尉,娶宗室女子为妻,统管一千士兵,驻守公安。黄龙元年(229),被封为都乡侯,后来因犯罪流放庐陵郡。

赤乌二年,诸葛瑾、步骘连名上疏曰:“故将军周瑜子胤,昔蒙粉饰,受封为将,不能养之以福,思立功效,至纵情欲,招速罪辟。臣窃以瑜昔见宠任,入作心膂,出为爪牙,衔命出征,身当矢石,尽节用命,视死如归,故能摧曹操于乌林,走曹仁于郢都,扬国威德,华夏是震,蠢尔蛮荆,莫不宾服,虽周之方叔,汉之信、布,诚无以尚也。夫折冲捍难之臣,自古帝王莫不贵重,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‘使黄河如带,太山如砺,国以永存,爰及苗裔’;申以丹书,重以盟诅,藏于宗庙,传于无穷,欲使功臣之后,世世相踵,非徒子孙,乃关苗裔,报德明功,勤勤恳恳,如此之至,欲以劝戒后人,用命之臣,死而无悔也。况于瑜身没未久,而其子胤降为匹夫,益可悼伤。窃惟陛下钦明稽古,隆于兴继,为胤归诉,乞匄馀罪,还兵复爵,使失旦之鸡,复得一鸣,抱罪之臣,展其后效。”

赤乌二年(239),诸葛瑾、步骘联名上疏说:“已故将军周瑜之子周胤,昔日蒙受主上夸赞,受封为将军,他不能延续这一福泽,心中思念报效国家,尽忠竭力,以至于放纵自己各种贪欲,招致刑罚。为臣们私心认为昔日周瑜深受陛下宠信,在朝时是心腹重臣,出战时是勇猛将领,受命出征,总是身先士卒,亲自上阵,忠心耿耿,视死如归。所以能在乌林攻破曹操,在郢都赶走曹仁,彰显国家的威势和陛下的仁德,声威震动四海,愚昧的荆蛮地区也全都归服。即使是周代的方叔,汉朝的韩信、英布,实在也不能超过他。能够打败敌人拯救国家的大臣,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看重他们的,所以汉高祖的封爵誓词中说:‘纵使黄河细如衣带,泰山小如条石,封国制度长存,流传至子孙后代。’用丹砂书写申明誓词,举行隆重盟誓仪式,将誓词藏于祖庙,让它永远流传,要使功臣后人,世世代代延续,不仅他们的子孙,甚至于很久以后的后人,报答和表彰臣下的功德,殷勤恳切,到达极点,其意在于以此劝诫后人,使那些用生命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臣子死而无悔。更何况如今周瑜去世不久,而他的儿子周胤被降为平民百姓,这就更加令人感伤。我们认为陛下处事英明,借鉴古人,能使断绝的封爵重新延续,因此才为周胤求情,请求赦免他的罪过,归还他的部队,恢复他的爵位,使久未鸣叫的公鸡重新打鸣,使身负重罪的臣子重新能继续报效国家。”

权答曰:“腹心旧勋,与孤协事,公瑾有之,诚所不忘。昔胤年少,初无功劳,横受精兵,爵以侯将,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。而胤恃此,酗淫自恣,前后告喻,曾无悛改。孤于公瑾,义犹二君,乐胤成就,岂有已哉?迫胤罪恶,未宜便还,且欲苦之,使自知耳。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,孤用恧然。虽德非其畴,犹欲庶几,事亦如尔,故未顺旨。以公瑾之子,而二君在中间,苟使能改,亦何患乎!”瑾、骘表比上,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,权乃许之。会胤病死。

孙权回答说:“我的心腹旧臣,与我合力共事,公瑾是其中之一,实在对他无法忘怀。昔日周胤年少,起初并无功劳,平白无故地统管一支军队,封赏爵位做了将领,就是感念公瑾的功绩而恩赐他的后代。而周胤却倚仗这些,纵情酒色,为所欲为,前后多次警告劝喻他,而他依然不改。我与公瑾的友谊,与同你们二位一样,期望周胤有所作为的心意,怎么有终点呢?鉴于周胤罪恶过重,不适宜立即恢复官爵,而且还应让他吃些苦头,使他明白过去。现在你们二位真诚地援引汉高祖的封爵誓词,我感到惭愧。虽然我德行不可与汉高祖相比,但还是想努力和他类同,这事也是这样,所以没有采取你们的建议。作为公瑾的儿子,加上你们二位从中说情,如能改过的话,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!”诸葛瑾、步骘的奏疏刚呈上去,朱然和全琮也上奏替周胤说情,孙权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。恰逢周胤病死。

瑜兄子峻,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,领吏士千人。峻卒,全琮表峻子护为将。权曰:“昔走曹操,拓有荆州,皆是公瑾,常不忘之。初闻峻亡,仍欲用护,闻护性行危险,用之適为作祸,故便止之。孤念公瑾,岂有已乎?”

周瑜的侄儿周峻,也因为周瑜的元勋之功做了偏将军,统管士卒一千人。周峻死后,全琮上奏请任命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军。孙权说:“昔日打走曹操,占据荆州,都是公瑾的功劳,我永远不会忘记。起初得知周峻去世,也曾想任用周护,听说周护的秉性言行不好,用他做官等于在制造祸乱,所以我停止了这一做法。我怀念公瑾,难道有止境吗?”

本段为周瑜子女家人附传。

孙权与陆逊论周瑜、鲁肃及蒙曰:“公瑾雄烈,胆略兼人,遂破孟德,开拓荆州,邈焉难继,君今继之。公瑾昔要子敬来东,致达于孤,孤与宴语,便及大略帝王之业,此一快也。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,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。孤普请诸将,咨问所宜,无适先对,至子布、文表,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,子敬即驳言不可,劝孤急呼公瑾,付任以众,逆而击之,此二快也。且其决计策意,出张苏远矣;后虽劝吾借玄德地,是其一短,不足以损其二长也。周公不求备于一人,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,常以比方邓禹也。又子明少时,孤谓不辞剧易,果敢有胆而已;及身长大,学问开益,筹略奇至,可以次于公瑾,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。图取关羽,胜于子敬。子敬答孤书云:‘帝王之起,皆有驱除,羽不足忌。’此子敬内不能办,外为大言耳,孤亦恕之,不苟责也。然其作军屯营,不失令行禁止,部界无废负,路无拾遗,其法亦美也。”

孙权和陆逊评论周瑜、鲁肃和吕蒙说:“公瑾雄毅刚烈,胆识才略过人,因而击破孟德,开拓荆州,功业高远,难以为继,而您现在继承了他。公瑾过去邀请子敬东来,将他推荐给我,我和他宴饮交谈,便论及帝王大业,这是第一大快事。后来曹操凭借所获刘琮的势力,扬言正率领几十万水军步兵全数东下,我遍请各将,询问该如何应对,没有谁先回答,甚至子布、文表,都说应该派遣使者修书迎接曹操,子敬立刻驳斥说不可,劝我赶紧叫公瑾回来,交付重兵给他,迎击曹操,这是第二大快事。况且他的决断计谋策略,超出张仪、苏秦很远,后来虽然劝我借荆州给玄德,是他的一个短处,但不足以损害他的两个长处。周公对人不求全责备,所以我忘记了他的短处而珍视他的长处,常常将他比作邓禹。还有子明年轻时,我以为他只是不辞轻重难易,果敢有胆而已;到他长大时,学问开阔渊博,运筹策略出奇至极,可以说仅次于公瑾,只是言谈议论英气焕发不及罢了。设计攻取关羽,胜过子敬。子敬回我的书信说:‘帝王兴起,都有人为他驱除祸患,关羽不值得忌惮。’这是子敬内心不能办到,表面说些大话罢了,我也宽恕他,不随便责备。然而子敬行军扎营,能够做到令行禁止,在管辖范围内,没有因疏于职守而负罪的(官员),路不拾遗,他的治理方法也很完善。”

本段为孙权、陆逊评论周瑜、鲁肃和吕蒙。

评曰:曹公乘汉相之资,挟天子而扫群桀,新荡荆城,仗威东夏,于时议者莫不疑贰。周瑜、鲁肃建独断之明,出众人之表,实奇才也。

评论:曹操依靠汉室丞相的地位,挟持天子扫除群雄,刚刚荡平荆州,威震江东,当时孙权的谋士无不因疑虑而生异心。周瑜、鲁肃提出独到果断的明智见解,出类拔萃,实在是奇才啊。

本段为作者评论周瑜功绩。

翻译说明:

【5】足知雅曲也

雅曲,本应指“典雅的乐曲”。此处博主翻译为“雅正”,主要是依据语境。“雅”有“正,合乎规范”一义,此处周瑜将自己与夔、旷比较,意在表达自己再迟钝,也已看穿蒋幹来意,即近乎“正意”。

【6】幼生

“幼”,指“小”、“年轻”。“幼生”即为“小子”之义。但考虑到周瑜儒将涵养,言辞用典雅致,直接翻译成“你这小子”非常不妥,所以此处就取与周瑜所举苏秦、张仪、郦食其这些纵横家前辈相对的“后辈”之意。

【7】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

“顾”本义指回头,章惠康版翻译选用“顾”在此语境的引申义“评说”,因而翻译成“乐曲如果有缺漏,他必定知道,知道了必定加以评说”,似乎有些过度解读。结合个人经验,听到乐音错误,转头去找声音来源,对于音乐天赋、才能较高者近乎本能反应,此处取“回头,转头”本义即可。(某种意义上也满足了后世文人骚客和痴情女子的想象)

​​​​

相关推荐

坐着感觉身体在晃动是什么原因
365三式投注

坐着感觉身体在晃动是什么原因

📅 08-03 🔥 593
女儿红什么时候播出
365bet盘口开户

女儿红什么时候播出

📅 08-22 🔥 568
老夫子漫画
365 双式投注

老夫子漫画

📅 08-25 🔥 337
轻松掌握Windows课程表制作:告别混乱,高效管理学习时间!
如何做短视频自媒体赚钱?拍短视频赚钱方法详解
侠客风云传前传通关时间要多久 60小时通关队伍养成